摩根大通朱海滨:中国地方债务规模可控,预算透明度需提高
大智慧阿思达克通讯社12月31日讯,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滨周二表示,国家审计署日前发布的地方*府债务审计结果显示,地方债虽是中国面临的一项主要问题,但其程度尚在可控范围之内。截至2013年6月,中央和地方*府债务(含或有债务)的GDP占比为56.2%,这一水平同其他新兴市场国家相比算不上过高,而且远低于多数发达国家。
朱海滨在一份研究报告中称,从举借主体看,融资平台公司、*府部门和机构、经费补助事业单位是*府债务的三大举借主体,举借金额分别从截至2010年底的4.97万亿元、2.50万亿元和1.97万亿元增至截至2013年6月底的6.97万亿元、4.06万亿元和2.72万亿元。此外,此前未出现的现象是许多新增债务是通过国有企业或财务独立的事业单位借出的,这部分债务从截至2010年底的1.28万亿元增至截至2013年6月底的4.14万亿元。这是为什么官方数据高于最初估算的15-16万亿元的重要原因。从审计结果中可看出,地方*府没有刻意隐瞒而是如实报告了或有债务,以便于明确责任和在未来获得中央*府更多的救助。
朱海滨表示,地方*府债务问题引发的忧虑有两方面:第一是分配问题。虽然整体上中国并无入不敷出之忧,但地方财*面临的境况却有所不同。个别地方*府无力偿还自身债务也在意料之中,而对于这一情况,中央*府尚未给出明确的解决方案。此外,更主要的问题在于防止旧债未清又添新债。要解决这一问题,中央需要严格控制地方预算,提高透明度,加大对地方*府支出的监控力度,而这些正是三中全会报告中指出的财*改革的核心所在。
(来源:大智慧新闻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