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瘘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没听说过z0mi53v1 [复制链接]

1#
北京看白癜风哪间医院专业

没听说过


上世纪70年代初,我去一个县城出差。走出车站,发现视野所及只有一幢二层小楼,其它建筑都是平房,且有草房夹杂期间,而且脚下的路面还是砂石路,坑坑洼洼,与其他县城的发展水平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


    “这是县城吗?”我怀疑自己下错了车站,便赶紧走到一幢门脸上刻着大字的建筑前,想看看这到底是什么地方。


    该建筑“女儿墙”上的“XX县镇郊供销社”为我解开了谜团。啊!原来这只是镇郊哇,怪不得这样呢。我顺着唯一的街道,大步流星向前赶去。可还没走上200米,马路到头了,前面是一个臭水坑,与之交叉的道路也只是几条胡同,没有通向更繁华地方的迹象。


    我拦住一位中年人,客气地问道:“同志,请问县城在什么地方?”


    “县城?”这个人被问我糊涂了。他打量我好一阵,当他确认我精神没什么毛病后,才反问道“你不就是从县城出来的吗?”


    “这,这不是镇郊吗?”我一边回头看着刚才走过的路,一边认真地问。


    “哈哈,什么镇郊,总共就这么大地方,再往前走就下屯了。”指路的人不像在挖苦我,因为他随后就问道:“你就说你去哪儿吧?”


    我知道碰上了热心肠的人,马上答道:“我到这里出差,想先找个旅店住下,明天再与办事的单位联系。”


    “那你还得回去,那边有栋平房,就是县革委会招待所。”


    我按这位同志的指点住下了,但当晚又遇到一个与众不同的问题,就是这个全县顶级的招待所居然没有下水。走廊里虽然也有一个卫生间,但只能在夜间开放,而且里面只有几只小桶。


    我在这里的事情办得很顺利,而且在办事单位还碰上了两个同学,当我们聊到这个县怎么如此落后的时候,他们相视一笑,然后几乎异口同声地答道:“因为我们领导有个口头禅,就是‘没听说过’。”


    随后,他们给我举了几个例子。


    在我去这个县城办事时,国家还处于计划经济年代,那时各地的基本建设都是由国家统一规划和投资的,所以按道理说,各个县城的发展水平不可能有太大的差别。但如果地方本身对城镇建设没有积极性,甚至推三阻四,那就另当别论了。


    据我同学讲,在50年代末,省和地区开始为每个县投资修建一座屠宰场及冷库。其他县城都开始建设了,但这个县的领导在县计划会上讨论这个项目时说:“没听说过,还修个冷库,那猪肉现吃现杀多香啊?”


    就这样,冷库项目取消了。


    几年后,各县都在火车站或中心客运站前修了一段柏油马路,使县城环境有了很大改观。该县的计委也到上面做了些工作,如果申报的话,就可能得到这笔投资。可是人们在县里讨论这个项目时,听到的还是这句话:“没听说过,还修柏油路。那还让不让农民铁轱辘车进城了?”


    就这样,柏油马路取消了。


    六十年代末,县城附近发现了可开采量超过20亿吨的大煤田。为有利于开发,行业管理部门打算在县城设立管理局,既可利用县城已有生活设施,减少国家投资,也可以此改变县城的老旧面貌,增加总体实力。


    但当上级将矿务局的想法送到地方征求意见时,当地领导还是那句话:“没听说过,一个矿务局搬到我们县城来,那将来谁管谁呀?”


    就这样,矿务局进城的计划取消了。


    我同学说,这些年,这里究竟重复了多少次“没听说过”已无从知晓,但每一次都拉大了该县与其他地方的差距。就此,省里有些不明真相的行业负责人到这里检查工作时,常常为我们鸣不平,觉得国家对这个县投入太少,他们怎么也没想到这里的原则是“没听说过”的事,就不能做。


    最后,我向同学询问了我下车那天把我搞糊涂了的“镇郊供销社”是怎么回事。同学告诉我,这里的“镇内”与“镇郊”是两个公社,但行*机关及相应的机构都挤在这个不大的县城了,其中也包括供销社,于是,镇郊也是中心,中心也是镇郊。


    近日,我又去了一次这个县。现在,她是所在城市唯一的一座县城,而其它曾经与之相提并论的几个县都先后改成了县级市。我倒不懂得这二者究竟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但从各地县改市时那高涨的情绪,就能想象出其中一定有很多利益。那么为什么唯有这里还叫“县”呢?莫非她现在的领导也继承了老一辈的光荣传统,在讨论这件事的会议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叫县叫的好好的,改什么市呀?没听说过。”赞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