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瘘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7款热销零食被曝含致癌物快看看你家孩子 [复制链接]

1#
北京中科曝光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zkyy/150612/4638801.html

吃是孩子的头等大事,可接二连三被曝光的食品安全问题,着实让老母亲们焦虑不已。

这不,就在昨天,小编从网刷到#多个薯片品牌被检出含致癌物#的消息:

根据新闻报道,此次试验从线上线下挑选了15款国内外知名品牌薯片,经过专业质检公司检测发现,有7款薯片中2A类致癌物丙烯酰胺含量高于欧盟设定的基准水平值(μg/kg)。其中盐津铺子、三只松鼠、董小姐三款薯片的丙烯酰胺含量超过了μg/kg。

丙烯酰胺广泛存在于油炸、烘焙以及需要经过高温加热的含碳水的食物中,除了薯片,在炸薯条、爆米花、炸鸡、蛋糕等孩子们爱吃的零食中,也能见到它的身影。

虽然少量摄入丙烯酰胺不会造成严重危害,但如果长期摄入,或摄入过量,就可能腐蚀皮肤,刺激眼睛,损伤神经系统、婴儿早期发育和男性生殖健康,甚至引起中毒,产生神经中枢障碍及肝损伤。

所以包括薯片在内的各类零食,一定要谨慎给娃吃。尤其是含有以下成分的零食,给娃买时要千万小心!

01

含有这些成分的零食,

尽量别给孩子吃

没有零食的童年,是不完整的。那如何才能让孩子们既体验到吃零食的快乐,又不被零食中的“坏分子”伤害到呢?

除了前面提到的丙烯酰胺,小编再给大家扒一扒零食中其他常见的几种有害物质,家长们在给娃选零食时,一定要避开它们。

1、亚硝酸盐

说起亚硝酸盐,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它的毒性很强,一次性食入0.2~0.5g就能引起中毒,一次性食入3~5g可致死。

0.5g是多少?和一粒药丸差不多大,就是两个手指肚能捏起来的那点点粉末,就能放倒一个人。

2、反式脂肪酸

反式脂肪酸是在食物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对人体健康有弊无利的脂肪酸,主要是植物油在精炼或反复煎炸的过程当中,产生的化学结构式(在反式脂肪酸中,双键碳原子链接的2个氢原子不在一个平面上)。

长期食用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食物,会对心脏和血管系统健康产生危害。

有研究证实,心肌梗死的发生率与反式脂肪酸的摄入量密切相关,另外,随着反式脂肪酸的摄入量增多,发生糖尿病的风险也逐渐增加。

儿童长期摄入含反式脂肪酸的食物,很容易引起肥胖,甚至影响生长发育。此外,长期摄入反式脂肪酸,还会影响儿童对必需脂肪酸的吸收,对视网膜、中枢神经系统和大脑功能发育不利!

怀孕或哺乳期的妇女,过多摄入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食物,不仅会影响自身的心血管健康,也会对胎儿或婴儿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识别它也很简单,比如配料表中如果有氢化植物油、代可可脂、人造奶油、起酥油、植物奶油、人造酥油等,都可能含有反式脂肪酸。

说了这么多,相信你已经迫不及待想知道,到底哪些零食可以给娃吃。别急,干货来啦!

02

零食选择标准

我们不反对孩子吃零食,但要吃得健康,下面这份零食选购指南,一定要收好。

低钠

孩子摄入过多的钠,会加重肾脏负担,甚至可能会对肝肾造成损伤。

一般来说,7~24月龄婴幼儿的钠摄入应不超过~mg/d,也就是每天不超过0.9~1.8g盐。这些需要的钠量,母乳、配方奶和辅食都可以满足需求,也就是说,不需要额外添加盐或钠了。

2~5岁儿童钠适宜摄入量不超过mg/d,即每天不超过3g盐。

大家可以看食品包装袋后面营养成分表中“钠”这一栏。

根据《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的规定,只有含钠≤mg/g(固体)或ml(液体)的食物才可以称为低钠食品。

随手拍了一下家里的零食,这钠含量,可真的不低啊!

(编辑实拍)

低糖

食物中额外添加的糖,因为不含任何营养素,所以被称为“空白能量”,真的没营养!

这些糖的摄入不仅会增加婴幼儿龋齿的风险,也增加婴幼儿额外的能量摄入,增加儿童期、成年期肥胖的风险,并相应增加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除了我们听说的白砂糖、蔗糖等,还得注意穿了“马甲”的其他糖,比如麦芽糖、半乳糖、乳糖、果葡糖浆、浓缩果汁、葡萄糖、蜂蜜等。

含糖≤5g/g(固体)或ml(液体)的才能称为低糖食品,我们可以通过查看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辨别,一般来说配料表中糖越靠前,说明含糖量越高。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低脂肪

摄入过多脂肪,容易导致孩子肥胖,肥胖不光是导致很多疾病的罪魁祸首,还可能引起儿童性早熟,所以一定得把它扼杀在摇篮里。

含脂肪≤3g/g(固体)或≤1.5g/ml(液体)的食物才能称为低脂食品。

这里一定要再提醒几句:有些厂家“很聪明”,他们会在营养标签中,用每30g、70g中含有的营养成分来标注,乍一看好像没过量,但你换算成每g的含量,那差距可就大了去了!

以下图为例,实际每g脂肪含量高达33g,糖含量为5g,那绝就不是低脂食品啦~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少添加剂

配料表中各成分基本是按照含量高低排序的,所以成分越简单、天然成分越多越好。

那我们如何判断哪些是添加剂呢?

我也给大家罗列了一下,供参考。

说了这么多理论知识,但可能很多宝妈们实在没时间看那么细,所以,我们直接整理了一份儿童零食红黑榜,方便大家直接收藏和保存。

03

吃零食的注意事项

知道了零食怎么选,你以为就可以放心给孩子吃吃吃了?

当然不行!

在这之前,吃零食的注意事项我们也得搞搞清楚。

零食最好安排在2次正餐之间,比例,上午9~10点一次,下午3~4点一次;

零食的份量要小,不要影响正餐;

睡前半小时不吃零食,尤其是甜食;

1岁以下的宝宝不要吃坚果,4岁以下的宝宝不要吃整颗坚果,而且吃的时候,一定要有大人看护,小心呛噎风险;

吃零食的时候要安静,不要逗引孩子,否则也容易引发呛噎;

吃完零食,尤其是甜食后,要及时漱口或者刷牙,降低龋齿的发生几率。

最后再提醒一点,零食虽好,但给娃吃的时候也一定要适量哦,小心过犹不及,变成小胖纸,再想减肥下来就比较难啦......

另外小编还给大家准备了零食红黑榜,进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