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瘘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这类号称健康却致癌的饮食,你可能天天都在 [复制链接]

1#
近年来,无糖饼干、无糖酸奶、零卡饮料等“零卡”、“低糖”食物得到人们的追捧。这些食物主要由人工甜味剂代替了传统蔗糖,在满足味蕾的同时减少了热量的摄入,可谓一举两得。那么,鱼和熊掌真的可以兼得么?人工甜味剂真的是宝藏食物,毫无危险么?近期,法国国家卫生和医学研究所的一项研究提出了一些异议,认为一些人工甜味剂与癌症风险的增加有关。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项研究吧。满足味蕾的人工甜味剂人工甜味剂是人工合成或半合成的糖替代品,常见的包括安赛蜜、阿斯巴甜、三氯蔗糖等。它们比普通的蔗糖甜很多,能够给食品带来甜味,但几乎不被身体吸收,不参与人体代谢,所以几乎不产生热量。因此,对于想减肥或者控制体重的人来说,人工甜味剂产品有强大的吸引力。如今,人工甜味剂产品被数百万人消费,但这些添加剂的安全性一直是有争议的话题,人们一直担心人工甜味剂会不会导致健康问题,在20世纪70年代就曾有研究发现人工甜味剂糖精与实验室大鼠的膀胱癌有关。年3月24日,法国的研究机构在《公共科学图书馆·医学》(PLOSMedicine)上发表了一项研究:一些人工甜味剂与癌症风险增加有关。人工甜味剂可能不是安全的糖替代品研究人员分析了参加NutriNetSanté研究(-年)的名法国成年人的数据。NutriNetSanté研究是营养流行病学研究团队(EREN)于年发起的一项基于网络的队列研究。参与者自愿登记并自我报告病史、饮食、生活方式和健康数据。研究人员收集了入组人员有关人工甜味剂摄入的数据,同时还收集了包括年龄、性别、教育程度、体育活动、吸烟、体重指数、身高、随访期间体重增加、糖尿病、癌症家族史等一系列变量的数据。在所有参与者中,女性占比79%,37%的参与者食用人造甜味剂,其中无糖饮料占人造甜味剂消费量的一半以上。在随访期间收集癌症诊断信息后,研究人员进行了统计分析,以调查人工甜味剂摄入与癌症风险之间的关联。在平均随访7.8年后,研究发现,与不食用人造甜味剂的人相比,摄入大量人造甜味剂的人群总体癌症风险增加13%,其中患乳腺癌风险增加22%,患胃癌、肝癌、结肠癌和直肠癌等与肥胖相关的癌症风险增加15%。研究人员也指出了该研究的局限性:饮食摄入量是自我报告的,数据可能出现偏差,毕竟要精确衡量饮食中人工甜味剂的准确数量是很困难的。同时选择偏差也可能是一个影响因素。参与者中女性更多,可能对健康控制管理更好。因此,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验证结论的可靠性,并阐明其中的潜在机制。人工甜味剂究竟是好是坏?NutriNetSanté队列研究结果表明,人工甜味剂可能与癌症风险增加有关,这一结果与既往几项体内/体外实验研究一致。研究结果表明阿斯巴甜可能通过与炎症、血管生成、促进DNA损伤和抑制细胞凋亡等相关的机制促进癌症产生。但也有研究者认为人造甜味剂剂量与癌症风险之间没有一致的关系。因此,目前不能定论人工甜味剂的好与坏,但这项研究提出了新颖的想法,也为卫生机构重新评估这些食品添加剂提供了新信息。总之,对我们来说,如果追求健康的饮食,最好选择天然的蔬菜和水果。人工甜味剂增加癌症风险尽管没有定论,但天然的食物更健康营养。尽管人工甜味剂未必一定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但我们也不要为了减肥或者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而使用太多人工甜味剂。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