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瘘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早期断奶仔猪营养调控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患者皮肤大阅兵 https://m.39.net/baidianfeng/a_5782238.html

随着现代养殖业的发展,专业化、集约化养殖生产行业规模在日益增长,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断奶时间从自然状态下的35-42日龄提前到21-28日龄,仔猪早期断奶也成为了重要的养殖手段,而早期断奶会造成仔猪肠道菌群结构紊乱,肠道致病菌通过作用于肠黏膜屏障进而引发断奶腹泻。在早期断奶仔猪当中,如何选择正确的方式减少断奶后腹泻问题的产生,成为了早期仔猪养殖的关键问题,只有从实践中分析探究断奶后腹泻的发生原因,便于针对性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以减少早期断奶仔猪产生腹泻的现象,对提高养殖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断奶仔猪腹泻原因及解决办法

Part.1

腹泻的主要原因

饲料不规范:仔猪在早期断奶后,因为胃底腺发育尚处于稚嫩状态,胃酸生产力水平相对比较低,在断奶前所需要的胃酸主要依赖母乳中的乳糖发酵为乳酸的作用,但是在断奶之后乳酸来源被中断,此时由于胃酸分泌量比较低的缘故,难以满足食物消化需求,很有可能导致仔猪胃部pH异常提高,而在这种条件下,所喂养的饲料中存在大肠杆菌、霉菌以及沙门杆菌,在进入仔猪消化系统之后很有可能引起腹泻疾病,对仔猪的正常生长发育带来极其不良的负面影响,所以养殖饲料的规范性尤为关键,是避免引起腹泻疾病的重要因素。

仔猪消化系统脆弱:仔猪消化生理特点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对蛋白质的消化水平相对比较薄弱,导致所摄入的蛋白质大部分都进入了大肠并在细菌作用下进行分解,生成一定的腐败物。此时在饲料粗蛋白质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中,仔猪结肠内蛋白质的腐败作用将会明显提高,其中的腐败物产量也会显著增加,甚至会损伤结肠正常功能,使肠道水分吸收机能水平明显下降,其中的腐败产物在不断增加,随着肠道内水分增加而导致肠蠕动程度不断加剧,最终极有可能产生腹泻疾病。

微生物病原因素等:一般健康仔猪的肠道内普遍存在着大量病原微生物,此时即使在断奶仔猪的胃肠道内涌入一定量的病菌,也很难直接产生腹泻疾病,所以从这一点来看,在仔猪早期断奶后产生腹泻,很有可能和肠道病原微生物之间不存在直接性联系,而在所喂养的饲料中,如饲料蛋白质含量相对比较高,加上仔猪肠胃吸收水平相对比较低,大量的蛋白质会被病原微生物吸收,这种情况下则极有可能产生腹泻。

Part.2

预防措施与建议

改善仔猪肠胃机能:

(1)选择复合蛋白型饲料,饲喂效果优于全植物蛋白型饲料;

(2)适当提高仔猪饲料中的粗纤维水平,但由于粗纤维不易消化,添加量一定适宜。

做好健康防护、前期治疗以及肠胃疾病的防治工作;

规范处理消化不良症状:注意在已经产生消化不良的仔猪群体当中,要将药物治疗与饮食改善进行相互结合,在必要情况下可以通过注射辅助消化物质的途径改善仔猪消化不良的症状表现,如可以通过乳清粉、生菌剂的应用,可以帮助仔猪促进消化道乳酸菌的增殖,在抑制有害微生物增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二、提高仔猪采食量

提高仔猪的采食量可以促进肠道健康和生产性能,也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保持仔猪的高采食量与仔猪营养的其他关键方面有关,包括防止病原菌的摄入、促进消化、加强肠道屏障功能以及稳定微生物群和免疫系统功能。

Part.1

调节饲料风味

仔猪的味觉发育良好,其味蕾比大多数哺乳动物的都多,在口腔内形成了一套复杂的味觉感受系统。仔猪可以区分甜、酸、咸、苦和鲜味等一系列味道。当评估仔猪对特定的、个别的饲料成分的反应时,可以确定首选的指标包括蛋白质源、谷物和有机酸。影响饲料适口性的常见成分和抗营养因子有:含凝集素的豆类、含棉酚的棉籽粕、含硫代葡萄糖苷的菜籽粕和含生物碱的马铃薯蛋白。

Part.2

嗅觉

猪有一套复杂的嗅觉,用来发现有营养的饲料成分。这种能力有助于仔猪对饲料质量进行粗略检查,例如检测饲料是否发生脂质氧化。确保饲料安全和原料质量是解决饲料配制这一因素的直接方法。此外,通过添加包被的脂肪和使用抗氧化剂,确保饲料中没有异味,有助于避免这些危害。

Part.3

注重“口感”

这是一个需要特别考虑的问题,因为仔猪的乳牙在出生后10周内萌生,这意味着难以咀嚼或松脆的饲料可能会让其身体感到疼痛。

尽管液体饲料可能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种方法,但它们往往需要特定的配方来保证仔猪稳定的生长。然而,之前以饲料质地为重点的研究发现,仔猪更喜欢潮湿的食物而不是干燥的食物,并且选择温热的而不是冷凉的饲料,软的而不是硬的饲料,因此已经确定了许多理想的饲料应具备的元素。提供专注于包含积极属性的饲料,有助于仔猪提高饲料摄入量。

三、仔猪饲料原料的选择

选择仔猪饲料原料要根据仔猪的消化特点和营养需要来进行。仔猪料中的能量、蛋白质饲料原料在选择时要以消化率为首要标准。这是因为仔猪的消化率较低,尤其是对能量和蛋白质的消化能力有限,易造成各种常见的消化道问题,使仔猪出现营养不良,影响生长发育和健康。

在选择饲料原料时不但要考虑消化率,还要考虑原料的营养价值。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原料的价格。

Part.1

能量饲料的选择

玉米是饲喂仔猪的主要能量饲料,在选择玉米时要注意品质,要求容重达到g/L以上,无霉变,不完善粒要少于15%。根据仔猪的消化特点及其对玉米的消化率,一般需要对玉米进行加工,可以通过膨化、熟化等来降低玉米的硬度,从而提高玉米的消化率和适口性。

蔗糖的使用不但可以为仔猪提供能量,还可以提高饲料的适口性。

对仔猪来说,常用的油脂类饲料主要有大豆油、玉米油和动物类油脂(如猪油、鱼油等)。在使用油脂时要注意品质,需要测定一些指标。在贮存时要注意将其保存于非铜质密闭容器内,并且在贮存期间做好防水工作,避免温度过高。

Part.2

蛋白饲料的选择

蛋白质饲料对仔猪来说非常重要,仔猪生长发育迅速,主要增长的是肌肉,对蛋白质的质量和数量都有要求。

在选择蛋白质饲料时消化率也是第一标准,其次是所选择的蛋白质要有良好的氨基酸比例和含量。另外,因仔猪的采食量有限,对蛋白质的需要较多,饲料原料还要尽可能地选择含高营养成分的蛋白质饲料。常用的蛋白质饲料主要有植物型蛋白和动物型蛋白,植物型蛋白主要用的是豆粕,由于其中含有一些抗营养因子,使消化率达不到要求,但是它是饲喂仔猪较为常用、也较为合适的蛋白来源;动物蛋白主要用的是鱼粉,鱼粉在市面上的质量参差不齐,在选择时要注意。由于鱼粉的品质难以控制,实际生产中的用量要控制在2%以内,并且在使用时还要检测新鲜度。

Part.3

饲料添加剂的选择

仔猪生长发育对营养物质的需求种类较多,因此需要使用多种类型的饲料添加剂。

常用的包括药物添加剂、矿物质添加剂、酶制剂等。使用药物添加剂时要避免大量、长期地使用抗生素类添加剂,虽然使用这类添加剂可以防治腹泻和其他疾病,但是会破坏仔猪的肠道健康,造成仔猪生长发育受阻;另外,还会使仔猪产生耐药性,在发生疾病时很难得到控制。

在使用高铜、高锌矿物质添加剂时,要注意两者不能同时使用,并且用量不能太高,否则会抑制酶的作用。仔猪在断奶后胃酸降低,此时在断奶仔猪的日粮中添加酸化剂,可以有效促进有益菌的繁殖,增强胃蛋白酶的活性,提高营养物质的消化率。由于仔猪胃肠道内的消化酶含量较低,消化机能较差,故在饲料中添加酶制剂,可降低仔猪腹泻的发生。

Part.4

使用原则

4周龄以内的断奶仔猪保育饲料,最好包括脱脂奶粉、乳清粉、鱼粉等动物性蛋白质饲料原料和大豆粉等植物性蛋白质饲料原料。因为这些原料中含有乳蛋白和乳糖,近似母乳成分,仔猪容易消化吸收,有利于仔猪的生长发育。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