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华国 https://yiyuan.99.com.cn/bjzkbdfyy/yyzj/260588.html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很多人对血脂的变化越来越重视。因为血脂一旦异常升高,就会改变血液黏稠度,使血液流速放缓,时间长了,血液中的一些脂质就会沉积在血管内壁上,形成硬化斑块,造成血管狭窄,甚至闭塞,从而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而血脂升高与脂肪摄入过多、脂蛋白合成代谢异常是密切相关的。营养学家认为,如果一个人的BMI指数偏高,则说明体内脂肪总量增高,血脂异常几率就会大大增加。
什么是BMI
BMI是指身体质量指数,也称体质指数。BMI的计算方法是用自身的体重(kg)除以自身的身高(m)的平方所得出的数字。BMI指数是与体内脂肪总量密切相关的指标,可反映身体是否超重和肥胖,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健康的一个国际常用衡量标准。
专家提醒:BMI指数>30的人,血脂异常率易“翻倍”,最好你没超
营养学家认为,BMI指数在18.5-23.9时属于健康体重;如果你的BMI指数大于24就属于超重;BMI大于28,那你的体重就属于肥胖范畴了。而且有资料显示一个人的BMI指数从25以下上升到30,他患血脂异常的几率就易增加1倍,最好及时测下血脂,如果高了,尽快想办法把血脂降下来。
控血脂,谨记“3少、3常”
3少
1.少吸烟
国内外医学专家一致认为,长期大量吸烟,对血脂的变化影响是一个致命的威胁。据分析,仅一支香烟的烟雾中含焦油40毫克、尼古丁3毫克、一氧化碳30毫克,这些物质进入血液后,可使血液中胆固醇增高,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降低,使吸烟者的血脂发生异常。
2.少喝咖啡
咖啡中含有蛋白质、脂肪、粗纤维、蔗糖、咖啡碱等多种营养成分。但咖啡的主要成分是咖啡因,它可刺激血脂及血糖增高。据测定,1杯咖啡中含咖啡因-毫克。有人研究发现,长期习惯于喝咖啡者,如1天喝2杯以上,其血胆固醇水平比不喝咖啡者明显增高,即使喝咖啡量很少,也容易引起血脂胆固醇成分比例失调。
3.少要常吃瘦肉
虽然瘦肉中含有的饱和脂肪酸低于肥肉。但英国医学专家研究指出,瘦肉中含有的蛋氨酸较高,在烹制过程中会产生一种叫做同型半胱氨酸的物质,如果长期大量摄入,会促使血液中胆固醇和三酰甘油等物质含量发生变化,引起血脂异常。
3常
1.常吃有助降脂食物
荠菜:荠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E及尼克酸、钙、磷、铁、钠、钾等物质,有助净化血液,降低血脂。
苜蓿:现代营养学研究证实,苜蓿中含有的皂角素及纤维素,可促进胆固醇的代谢,可有效预防血脂升高和血管发生硬化。
2.常步行
医学专家提出,最好的降脂方法是运动。而步行是最简单的一种运动方式,适当有效的步行,可以明显降低血脂,预防血脂的升高。但步行运动要坚持,比如提前两站下车,走路回家,多走楼梯,多参加郊游,饭后常到外面坚持散步。
3.常检查血脂
经常需要在外面喝酒应酬、有高血脂症家族史的人、经常工作处于高度精神紧张的人,或45岁以上的中年人、比较肥胖的人等人群,都属于血脂容易发生异常的高危人群,应定期(至少每年一次)检查血脂,可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以免后患。
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