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肠道健康日是年,世界胃肠病学组织(WGO)决定的,日期是每年的5月29日,旨在提醒人们注意身体发出的警示,注意身体健康。
肠道与健康、年龄,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让我们一起了解“肠识”,关心你的肠道健康吧!
简单认识肠道“四个最”
人体最大的消化器官
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
人体生物密度最高的器官
人体表面积最大的器官
一认识肠道:肠道为什么这么重要
肠道是指从胃幽门至肛门的消化管,肠是消化管中最长的一段,也是功能最重要的一段。人体肠道长约7~8米,肠道分为小肠和大肠,大肠包括结肠、直肠、肛管(消化道末端)。其中小肠长约5~6米,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三部分,食物经过小肠内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化学性消化及小肠运动的机械性消化后,基本完成消化工程,同时营养物质被小肠粘膜吸收;大肠长约1.6米,负责吸收食物中剩余的水分,浓缩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最后通过直肠经肛门排出体外。
20吨:
肠道是最辛苦繁忙的器官,无时无刻不再工作,一生平均要处理20多吨的食品和3万公升液体。在肠壁上,薄如蝉翼的网状神经束上有1亿以上的神经元,能够独立运作,自主判断,发号施令。
70%:
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为了抵御口进入的大量致病菌的侵袭,人体70%以上的免疫细胞都位于肠粘膜内,其所含的淋巴细胞数量远高于其他淋巴组织。
80%:
肠道是人体内最大的细菌储存库,含有细菌种类达种以上。正常情况下,这些细菌与人体或共生或寄生,肠道菌群处于微生态平衡状态,发挥分解食物、分泌维生素K等营养物质、“吞”掉食物残渣等重要作用。同时,肠道肩负排毒重任,人体80%以上的毒素由肠道排出体外。一些常见的疾病包括糖尿病、哮喘、慢性腹泻、肠易激综合症(IBS)、炎症性肠道病(IBD)、肥胖症、免疫力低下等都被发现与细菌分布平衡的失调有密切关联。
10亿:
据调查,在中国每年有超过10亿人次出现腹泻或便秘症状,新增大肠癌患者达40万。每10个中国人中就有1人受便秘影响,70%的国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胃肠不适,大肠癌在我国所有肿瘤的发病率中排名第五,平均发病年龄为58岁,比欧美国家提前12~18年。
三肠道危险信号需注意
如果出现下列情形,是肠道发出的求救信号,需要尽早就医:
1.大便中有脓液、粘液
2.大便习惯改变,次数增多或腹泻,里急后重,排便不尽感
3.大便带血或出现黑便
4.大便性状改变,变稀、变扁,或带槽沟
5.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
6.突发体重变轻
7.原因不明的贫血
8.腹胀、腹痛、消化不良、食欲减退
9.肛门或腹部有肿块
10.发现有多发的息肉或乳头状腺瘤
三守护肠道健康好方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