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瘘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半岛医共体以为只是ldquo屁股 [复制链接]

1#

近日,普外二科孙炜主任医师接诊了一名20来岁的小伙子杨某,他因“骶尾部肿块伴反复红肿疼痛半年余”入住外二科,经诊断,他并不是简单的“屁股疼”,是得了一种叫“藏毛窦”的疾病,该病在欧美国家属多发病,二战期间,欧美*人长期乘坐吉普车,在这些人群中发病率较高,所以又有“吉普车病”之称。

好发人群:20至30岁的肥胖或多毛体质的青年男性群体

据孙炜介绍,近年来,该类疾病在我国的报道呈上升趋势。藏毛窦属于藏毛疾病,杨某的疾病属于典型的骶尾部藏毛窦,是一种发生于骶尾部含有毛发的窦道,“这个疾病一般好发于20至30岁的肥胖或多毛体质的青年男性骶尾部。”孙炜说,“这个小伙子骶尾部藏毛窦初期感染时接受了抗感染治疗后有所好转,但后来又反复发作,这也是该类疾病的典型症状之一。一般的手术切除难以根治,需彻底切除病灶及周围组织,才能有机会根治。”他还表示,即便如此,常规藏毛囊肿手术,如单纯性菱形切除+缝合、limberg移行皮瓣术,术后仍有15至55%的复发概率。杨某的藏毛囊肿反复感染,病灶范围较大,他已不适合做常规藏毛囊肿手术。

为了解除“藏毛窦”带来的疾病困扰,在孙炜的建议下,邀请骨科周黎辉副主任医生协同为杨某成功施行了“藏毛囊肿菱形切除+菱形皮瓣转移成形”的手术治疗。该手术简而言之就是“对反复发作形成的病灶进行最大范围的切除”,用“菱形皮瓣转移术”可以缩短愈合时间,并将术后复发的概率降到最低。手术进行不到1小时便成功完成,麻醉过后,杨某便可下床行走了,术后恢复良好,于一周左右出院。

手术细节

(以下图片可能引起不适,

“向下滑动”查看手术过程。)

向下滑动

向下滑动

切口及皮瓣设计

向下滑动

菱形切除病灶部位后游离转移皮瓣

向下滑动

旋转菱形皮瓣覆盖缺损创面、缝合、接负压引流管

向下滑动

切除的藏毛囊肿

主刀专家简介

孙炜

主任医师,外二科诊疗组长。

浙江省数理医学学会结直肠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浙江省肿瘤微创联盟结直肠委员会委员;

宁波市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会委员。

本院多级MDT讨论团队秘书

年毕业于温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主持开展县级“外剥内扎加改良断桥缝合术一次性根治重度环形混合痔”课题。核心期刊发表多篇论文。年进修医院肛肠外科;工作20年来一直致力于普通外科、结直肠肿瘤及小肛肠临床工作,熟练开展各类结直肠肿瘤腹腔镜手术,娴熟运用多种方法治疗各种肛周疾病,尤其擅长处理复杂性肛瘘、重度环形混合痔及少见肛周疾病的治疗。

肛肠科专家门诊时间:周一、周四上午

来源:外二科

通讯员:顾程浩

END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