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是钱少惹得祸
近日,张纪中在回应观众对新版《西游记》的质疑时表示:“观众的眼光很高,这是用美国大片的标准来看我们的电视剧。我也知道跟美国大片差得远,但我们花的钱跟人家没法比。”言外之意,如果有足够的钱,他也能将新版《西游记》拍成美国大片。如果那样,自然也能得到广大观众的认可。
张大导演此言差矣。美国大片之所以拍得惊心动魄,票房惊人,高超的特技和高昂的投入自然是重要原因,更主要的则是影片本身具有的独特魅力。无论是《星球大战》还是《阿凡达》,题材都看似荒诞不经,但都宣扬着正义。同时,这样的题材也给导演留下了充分宽裕的发挥想像空间,甚至可以让他们一厢情愿在特技使用和情节安排上天马行空。这样,花巨资制作特技便成了影片的看点和卖点。相比之下,作为神话题材的新版《西游记》在我国已经有了几百年的传承积累,人物形象、故事情节都有了十分扎实的民间认同。加上老版《西游记》已经成为经典,张纪中要想把新版拍得更好更卖座,就必须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另寻突破口。遗憾的是,张纪中显然选错了方向,一方面信誓旦旦要忠于原著,不惜把悟空、八戒塑造得面目狰狞,一方面又在语言上大胆创新,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现代流行词充斥其中。也能看出,张纪中所谓的忠于原著只不过是种托辞,只不过是为可能出现的失误寻找借口。
人物造型无疑是新版《西游记》中最失败之处,六小龄童塑造的孙悟空形象早已深入人心且奉为经典,而新版虽然在道具上更加逼真,造型上更接近于猴,但僵化的表情和木讷的表演却完全没有了美猴王和“齐天大圣”的精气神,更没有任何能让人产生亲近的美感。八戒更是失败得彻底,观众无法容忍一个有逼真猪头却是真实人身的八戒,即便张纪中能用特技将八戒完全做成猪的形象,也只能是形似而神不似。
特技是好东西,因为它可以让观众见识神奇,使许多传统手法无法展现的内容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但在好莱坞唯特技的引领下,以翻拍“四大名著”为代表的国内影视界难耐寂寞,在不愿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情况下,只是从历史题材中找亮点,挖新意。于是,电影拍成电视,老版再拍新版,反正有现成的题材不必再多费脑筋,只需用大把金钱制作出唯美场景、唯幻特技。虽然如《英雄》、《无极》、《十面埋伏》那样的大片虽美轮美奂却不知所云,但却既走了捷径,又赚了吆喝。
“四大名著”都已被翻拍,各界或褒或贬,争论不一。历史会证明一切,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未必是因为花了多少钱,而是得到了观众从内心里的接受和认可,产生了碰撞和共鸣,即便有了新版本、新样式,也依然会让观众一路追寻它,一直回忆它。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