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世卫组织正式将阿斯巴甜列为可能致癌物,不宜过量摄入的消息刷爆全网。消息一出,众多网友开始查看自己手中正在喝的饮料配料表,然后向身边人询问并传播“阿斯巴甜致癌的消息”,瞬间化身为健康饮食的传道士。
就在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正式发布报告:阿斯巴甜是2B类致癌物的同时,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也发布了报告,阿斯巴甜安全可靠,ADI(安全剂量)不变。由于大多数人对“致癌”字眼的敏感,而忽略了剂量安全性,让“阿斯巴甜”成为了舆论讨论的焦点。
阿斯巴甜作为一种在全世界都应用广泛的人工合成甜味添加剂,在食品饮料中并不少见,虽然正在被果糖逐步取代,但在食品饮料中的应用占比还是相当高。自从甜味剂被发明,人类就离不开这种味觉所带来的幸福感。按照来源来划分,分为天然甜味剂和人工合成甜味剂。比如阿斯巴甜、糖精钠、三氯蔗糖、甜蜜素、安赛蜜等,都属于人工甜味剂;天然甜味剂则包括甜菊糖苷、罗汉果甜苷、甘草酸铵等。可如果单纯谈论一种物质或元素所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不谈摄入量其实和耍流氓没什么区别。
当前在“科技与很活”舆论事件的加持下,大众的消费观越来越走向健康养生化,商品配料表成为大众重点